一切才刚刚开始
又要全球实体经济矛盾不断升级了!
如果说70年代那波算是挺惨的,但是,真正苦的反而是更早一波,即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要说这年里最惨的美国人,应该就是童年处于~年的那一代美国人了。各种饿肚子,各种看不到希望,各种物资匮乏,都被他们遇到了。
好不容易年之后欧洲大战引发美国出口繁荣,日子好点了,没多久又被拉去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去打仗。各种危险中能够活下来的,也算是命大了。
等年打完了,绝大部分人回流美国本土,国家要求他们多生娃,多打工,多做贡献,建设更加美好的美利坚。于是,拼命打工,想着终于这辈子可以有点安稳日子可以过了。
也没多久,他们的孩子长大了,从~年,更为年轻的一代秉持年“五月风暴”的精神,开始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各种叛逆、搞事,美国大萧条的这一代人却早已没有了管理自己孩子的能力,只能听之任之。
小胡子说过一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有些人生于乱世,晚年反而享福于盛世;但是,有的一代人则是生于盛世,却是晚年苟活于乱世。而美国大萧条那一代人更惨,生于萧条,长于战乱,老了却还要不断搞奉献。
为何今天突然提这个话题?因为,近期无意间又关心了这几年的就业市场情况,确实令人揪心。
原本整个社会还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叠加外资不断扩大对华投资,那种繁荣的张力是我们多少代人都没有看到过的。
而今的年轻人,生于盛世,像样点的机会都被大叔大姐们全部占了。如果父母再没点好的积累,确实翻身的机会不多。
前几年热炒的学区房,本质上就是把将来有个好文凭与好的就业收入回报做一个对*。但是,这两年疫情打击下,老板们陷入困顿、外资陷入纠结、体制内像样点的饭碗也是僧多粥少。就算再好的文凭,如果父母社会关系不行,收入回报也很难有所起色。于是,一下子教育投资的热情被打压下来了。
本质上,对于普通家庭的年轻人而言,如果没有了“教育改变命运”这条捷径,那么,未来的路自然会愈发困难了。
问题来了:希望在哪里?我们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现在还在鸡娃的父母们有什么一些Tips吗?
————————————————
事实上,这里面是有思维误区的!
有个好文凭就可以有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就可以有个好未来,这样的假设即使放在全球范围都是极少见的。你只能说,大多数混得不错的人,现在年富力强的,都是学历、能力很不错的。
因此,如果家境允许,让孩子的能力提高,让孩子拥有好的文凭,这是不错的。但是,这仅仅是年轻人走向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已。
既然都知道这个时代很卷,那么,技多不压身的背景下,就需要拥有更多硬核履历和能力,这是没得选的。
对于个人的命运如何,首先还是要理解我们到底站在什么样的时代位置。
当前是全球实体经济问题,就是供给端不行了。不仅创新不行了,以后产能也会不行了。这就是实体经济问题必然有的两大特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依赖有形之手拼产业升级,还不断确保自己的产能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占比快速拔高。试问,我们有什么理由看空中国?
但是,当我们把“卷”和全球实体经济危机两个并存的事实放在一起来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趋势就出来了。
那就是:
∵卷=财富圈层走向固化
∵中国产业升级+全球实体经济矛盾=中国经济还处于全面上升通道
∴卷+中国产业升级+全球实体经济矛盾=普通家庭决定财富能否升阶的最后窗口
时代留给大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却并不表示机会没有了。如果未来几年还不能改变自己的财富人生,那么,真到我们产业升级极为成功到时候,反而普通家庭的年轻人要翻身就很难了。因为,财富圈层基本固定了,要改是很困难的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许是过去20年最不容易得,这点让我想到了美国大萧条的那一代。
但是,这一代却依旧比美国大萧条那一代还是要幸运很多。因为,还有时间窗口期,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继续沉溺于各种悲观预期,而不是去看清现实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去努力把握机会,那就是悔之晚矣。
—————————————————
要颓废,很容易,大不了责任全部怪时代。可即使如此,人生依旧是惨淡的,不会因为你把责任全部怪时代,好像这个问题就没有了。
如今正规大公司的机会是少了很多,然而,这也意味着,未来年轻人中的个体户会越来越多。
本质上,就是自己创业,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我对于年轻人其实是有几点建议的:
要有金融思维,也要有实业思维,一定要学,毕竟钱是认知的变现;
少把妹,少打游戏,少点无效社交,就是搞钱;
要有跨界的能力,确保自己可以有源源不断新鲜主意的能力;
永远乐观,要相信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此前我生活中遇到过一个年轻的朋友,刚毕业没几年,心高气傲,但是,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于是,我就建议他,有事没事就把自己所在城市的核心板块、城市未来主打的新板块去看看。
去跟各种销售聊一下,去看一下城市的规划,去把自己的想法发在朋友圈里面,在对比中尝试理解一下不同房源未来的估值趋势。
当然,后来我太忙了,也就没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