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野探趣荠菜折耳根及白刺尖 [复制链接]

1#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参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浣溪沙》描绘了一幅春日出游悠闲浪漫的美好画面:春雨蒙蒙,疏柳淡烟,一盏清茶,一盘野菜,盎然的春意尽现眼前。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道尽野菜的真味,读来让人唇齿之间香味四溢,顿觉满口生津。

随着惊蛰节气到来,一声春雷惊醒了万物,东风斜柳,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草张开睡意惺忪的眼,百花急不可耐地爬上枝头,风姿绰约,妩媚万千。各种野菜也不甘示弱,纷纷从沉睡中苏醒,从泥土中探出头来,摇曳着细嫩的身姿,呼唤人们去欣赏春天的美丽,品尝野菜独特的味道。

野菜就是大地母亲馈赠给人类的一份特别的礼物,无需培植,无需栽种,无需管理,总是默默地生长在田野山川。无论土壤肥沃还是贫瘠,甚至在石头下面、荆棘丛里,只要季节一声呼唤,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成为人们青睐的好东西。

在我的记忆里,野菜是伴随我成长的,且不说物资匮乏时用它来充饥和当下饭菜是常事,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用它们换回我许多的学习用品和课外书。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蕨苔和荠菜。蕨苔生长在离家很远的陡峭的山坡上,只有星期六、星期天才能去采;荠菜就不一样了,田野里、小路边,特别是妈妈种的蒜苗地里,更是长得胖胖嫩嫩的,不一会就能挖上一篮子。荠菜这个名字是我长大后读了张洁写的散文《挖荠菜》才知道的,我们叫它“雀雀菜”,那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叫它,后来才知道雀雀菜是荠菜的另一种叫法,不过到现在我们还是习惯叫它“雀雀菜”,就像长辈们习惯叫我们的乳名一样,难以改变。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那些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我的家乡的上海人最喜欢吃荠菜。一到下班时间或周末,他们就三五成群地到田野寻找。后来我们也挖去卖给他们,放学早且又不用去打猪草放牛的时候,放下书包就去挖,有了一小提篮就提去市场卖,三分五分,一角八分,一分一分凑起来的钱,除了偶尔买一支厂里小卖部卖的让我至今难忘的味道极好的冰棍外,剩下的钱都用来买向往已久的“英雄”牌钢笔和好看的文具盒,还有一本一本的《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以及各种连环画。这些课外书在我懵懂的童年生活中,启明星一般指引着我。

后来长大成家,生活条件慢慢好了起来,偶然用荠菜包了一回饺子,才知道那么不起眼的野菜,和猪肉相遇后,竟是如此的鲜嫩多汁、清香可口,也终于知道那时候那些上海人为什么对荠菜青睐有加。

荠菜,也许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苏东坡用荠菜与粳米煮粥,其淡雅品性让他爱不释口。“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在大诗人陆游心中,连香气四溢的烤乳猪都难敌荠菜的美味。

荠菜不仅可以用来包饺子,凉拌、烫火锅也是绝佳。嫩生生、绿油油的荠菜,洗净焯水,挤掉水分,加上姜末、蒜末、葱花、酱油、醋、麻油和煳辣椒面一拌,嫩绿、鲜香刺激着视觉和味蕾,让人欲罢不能,令人心旷神怡。吊好一锅上好的高汤,把鲜嫩的荠菜放到滚沸的汤里烫一下就捞出来,再放到事先准备好的蘸水里,麻辣鲜香的美味一下子就盘踞味蕾,让你大呼“好吃”。

相对于荠菜,折耳根和白刺尖是上海人不能接受的。小时候我也不喜欢吃,长大后知道这些野菜有着不一样的味道后,竟是那样的钟爱于它们。

折耳根,属于蕺菜科,别名鱼腥草。春天到来,刚拱出头的折耳根嫩叶香气馥郁,略带一丝酸涩,采来洗净,不需用过多的佐料,就用盐和煳辣椒面,加上一点麻油和醋,绝对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

折耳根的根部一年四季皆可食用。根部洗净,掐成小段,配上自制的酸菜,那是又一番美味。酸菜折耳根,绝配。切成小节的折耳根配上炸好的花生米,加上各种佐料和油泼辣子,拌好,一道绝佳的下酒菜大功告成。

折耳根炒腊肉也是一道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腊月里自制的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适中的片,肥肉微黄,瘦肉深红,放入热锅里炒出油捞起,然后放入干辣椒节,炒得微煳时,倒进折耳根和腊肉同炒,最后加入青青的蒜苗,起锅、装盘,红、白、绿相间,煞是好看,一道有着独特风味的美食上桌了。折耳根与腊肉,它们可谓最美的遇见,折耳根散发出的馥郁清香,遇上烟熏腊肉里柏树枝的馨香,它们的完美融合,造就了一道绝无仅有的地方风味美食。前几天给女儿寄香肠腊肉,问她要不要折耳根,好一同寄出,她说广州超市里有卖的。没想到一道生于山乡的野菜,居然也走进了一线大城市的超市柜台。

受我青睐的野菜中,还有老家屋后的白刺尖,别名三加皮、刺三加。小时候只知道它叫白刺尖,《本草纲目》记载它有“解百毒”之称,食味甘醇,芳香浓郁,回味悠长,具有清热排毒、消暑解渴、减肥、抗疲劳等功效。

白刺尖喜欢生长在山坡的灌木丛中、沟谷林边和房前屋后的竹林里。一到春天,长出带刺的嫩芽,在最佳时节摘来放入开水里一烫,在放好佐料的煳辣椒蘸水里滚上一转,放在碗里和白米饭一起送入口中,那独特的清香在唇齿间流连,久久不愿散去。白刺尖用来凉拌和烫火锅也是极好的,吃麻辣烫,它是人们在春天里必点的菜。

说不尽野菜的好,道不尽野菜的香。野菜,从《诗经》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里一路走来,走进陆游“小箸盐醯和滋味,微加姜桂助精神”的诗里,走进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词里,直至走进古今无数有名和无名的文人文字里,孕育出无数华章。野菜,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它们都会在季节的一声号令中,纷纷醒来,争先恐后地生长着,不因文人雅士的赞美而自傲,也不因受人冷落而自卑。不管身处何种境遇,依然宠辱不惊,从不错过季节的召唤,默默地生长在山乡村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在野菜的淡雅清欢里品尝酸甜苦辣咸,记住不一样的人生况味,心怀感恩。

文/潘朝芬

文字编辑/彭芳蓉

视觉/实习生任梦娟

编审/李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