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学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走向大市场走进新时代
我们期盼已经的新时代终于到来了。
这是一个以强健自身而赢取天下的市场经济时代,换言之,这将是一个以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为底色而构建的商业时代。
一个人如何在市场里构建自己的事业,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即传统乡村生产模式日渐式微。
今天的乡村,集体经济初露头角,各种合作经济蒸蒸日上,如何把握合作的基础,维系市场的张力,请一起阅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走向大市场,走进新时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品德高尚的人无需持道德诫律,心中自然有德;道德低下的人将道德诫律挂在嘴上,因为他内心无德。警惕唱高调,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上的人,他们可能道德低下,察其言,观其行,才会少上当。
品德高尚的人以无为的境界而不刻意追求什么;道德低下的人追求道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利益驱动的最终结果是背信弃义、离道背德。
大仁爱之人表现的仁爱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目的;大正义的人追求正义往往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所以仁爱之心是杀人诛心,仁者无敌是不要脸皮;舍身取义却往往舍弃的是自己,为了社会道义不惜伤害身体。
大礼法之人注重的礼法如果得不到对方的相应,则恨不得抓住胳臂使人强从。远离那些对你讲礼法的人,他就会用上下尊卑强制你牺牲自己的利益。
因此,德、仁、义、礼、法,越来越下作,这都是失道以后,人缺少了整体意识,不再顾及人与环境的全面考量,生态平衡破坏以后,只在具象世界里纠缠的具体表现。
丧失大道才提倡品德;丧失品德才提倡仁爱;丧失仁爱才提倡正义;丧失正义才提倡礼法。所以,复兴礼法社会,复兴讲哥们义气,复兴儒家仁爱思绪,都没有找到“伟大复兴”的根源,只有“道”才阐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所谓礼法,不过表明了忠信的浅薄缺乏,其实是祸乱的端倪了。祸乱的是家庭家族社会解构。有先见之明的人,知道社会上一旦礼法繁多,那么愚昧也就随之而至。
因此,大丈夫只可立身丰满厚到的大道,不要寄于浅薄虚伪的礼法;宁可执守大道的朴实,不愿寄于世俗的虚华。
据此而取舍,市场经济才会真正的良性循环运转,不被公知们杜撰出来的、虚妄的规则和制度所绑架。
如何找到“道”?
唯有通过“德”。
道德经作者老子,在本章里面观察考察了仁义礼法,都过于表面化了,仅要求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不顾人们内心愿不愿意,精神认可不认可,只要面子如何好看,不管里子是否腐朽的东西,不能通往忠诚和信念,也是与道相背离的。
道重视的是好的品德品格品质,是内心里的目标一致、相向而行;而不是嘴巴里唯唯诺诺的附和,当面说着阿谀奉承的好听话,背地里“呸”你一脸唾沫渣。
真正的上德是什么?
是顺道而行的践行,而不是满嘴理论给你下仁义礼法的套话。
对于如何实践,本章在内的以下44章里面,将提出许多具体的思考、途径、以及建议的做法。
支撑一个人走向道,践行道的是德。
支撑全社会走向道,践行道的是信。
支撑我们持续前行、秩序稳定的是忠,忠诚于自己,忠诚于血脉、忠诚于文化,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家庭,忠与信互构,构成人格与人性。
这是社会的基石,这是民族的信念,这是我们文化的基因。这也是有许多人学用道德经,坚持从德经学起的初衷。
《道德经》思想源自《易经》,是解读《易经》的第一把钥匙。
易经讲的是我们这一方水土之下的人的天性。
而道德经则是在讲人性于天性中如何生成,因此,读道德经,是构建自身人格命运的根本。
三亲观念是三亲教育的核心,是一个人通过亲自然、亲乡土、亲情教育,构筑人格,点亮人性的方法与途径。
因此,三亲教育本身就是从《道德经》里生发出来的实践途径之一。
一家之言,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