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王补心丸 [复制链接]

1#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03/4753196.html

古方天王补心丸的出处是敦煌遗书中的残卷,详细的背景资料百度一查便知。自古就有一些方子是服务于读书人的,尤其是那些刻苦读书以求出人头地的人,最有名的可能是孔圣枕中丹,书称可以祛痰而宁心,令人聪明强记。类似的药方还有定志小丸之类,总归大同小异。而天王补心丸的情况和上两者略有不同,因为这不是《伤寒论》的方,所以没有原文可以解读,我们只能是听听故事,比如什么奉宣和尚读经读的口舌烂赤一身焦臭等等的。然后研究一下药味,来推断一下这个方药大概能够起到什么样的功效,以及它方剂上的偏向性如何了。

原文大概是这样子的:佛说加句灵验,尊胜陁(陀)罗尾(尼)神妙/章句,真言曰: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神妙补心丸方:乹(干)薯蓣、乹(干)地*、杜仲、百节(部)、方(防)风、*(为“芢”的一种写法,“芢”通“人”)参、丹参、茯苓、茯神、贝母、乳糖、五味子、石菖蒲、麦门冬去心、甘草炮过、远志、柏子(“”为“仁”的一种写法),右件药十七味细剉洗去尘乹(干)焙为末练白粉蜜为丸,如彈(弹)子大,每日空心含一丸徐徐(咽)津,去滓细爵(咽)下,服十日二十日支(肢)清雅,三十日骨健身安不惊疑,开心益智补髓,久食驻颜,功力广大不可述。

因为是残卷,所以很多地方都损毁了,这些字大多是后来的考古专家给补上去的。我们现在来简单解读一下药味:

第一、二组:人参、麦冬、五味子;

石菖蒲、远志、茯苓、茯神;

从头两组药不难看出,这是生脉散和定志小丸的药味组合,不过剂量比例不同而已,能够起到的主要功效也就和这两个方子类似了,治心气阴两虚加心神不宁心悸怔仲;

第三、四组:薯蓣、甘草、防风;

干地*、丹参、柏子仁;

薯蓣甘草防风皆脾药,甘草益脾气,薯蓣和防风的作用跟薯蓣丸中类似,还是益脾气补脾阴加运脾驱风,阴虚也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外感,防风在这里有做预先考虑。干地*补血通血,丹参凉血祛瘀,柏子仁止阴虚盗汗、宁心安神、润肠。综合考虑这两组药,属脾气阴不足加血虚血热而瘀;

第五组:百部、贝母;

百部这个药从古到今最重要的功效就是止咳,无论外感内伤,无论新咳久咳,都可以配伍进相应的辨证方中使用,尤其是那种咳到一声拉的好长好长,最后都像公鸡叫似的,十分之痛苦的咳到自己都怀疑人生的(其实已经是痉挛性咳嗽了),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一个,在古代没有针对结核菌的很好的抗生素的年代,我们的先人发现百部对肺痨咳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其实也就是对结核菌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另外百部外用还可以杀虱子蛲虫之类的,这就不再深究了,不是本方的内容。贝母,润肺止咳、清化热痰、化瘰疬痰核,这都是我们很常用的了。

第六组:杜仲;

温肾阳的杜仲,一提起杜仲就想起有个俗语:腰杆痛,吃杜仲。有人喜欢将杜仲称为补肝肾、壮腰膝。其实杜仲本身主要是个温肾阳的药,阴虚火旺不宜单用,不过本方有大队补阴药组成,无阳则阴无以化,所以杜仲可以起到很好的温阳作用来推动身体对这些补阴药的消化吸收。另一个,杜仲有很好的降压以及降脂作用,这是在其他温阳药中不多见的功效。像这种熬夜阴虚火旺的人,通常都会有火热煎熬血液而粘稠的问题,杜仲就比较合适。

最后一组:乳糖、白蜜;

乳糖,这个不是我们现在说的乳糖不耐受的那个乳糖。这个是说的一种制糖工艺,是用牛乳或者石灰去凝结糖液中的杂质,最后产生比较纯净的砂糖。所以是个工艺而已。至于脑力工作者嗜甜,这貌似已经是一个自然现象了。白蜜还有个作用就是成丸所必需,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把这几组药的功效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了,阴虚火旺,心神不宁,精神恍惚,是这个方主要的治疗状况,在此之下,同时会有脉细数或虚数,干咳无痰或者干咳少痰,舌干苔薄或者甚则缺苔,鼻干喷火,口焦而臭,一身发燥,大便偏干细难排等等这一系列的症状。说白了,只要熬夜,白天又不能补觉的,您只要过两天这样的日子,马上就会有亲身体会了。比如打工人遇上欧洲杯年(为什么是欧洲杯?不是世界杯?因为世界杯还有在亚洲举办的时候,不用熬夜,欧洲杯无一例外都是三点左右开球,必须熬夜。)又想看球又不能不上班,不出三天,马上就能感受的出来。其他的什么临时加班啊,上学读书的平时不用功考前拼命的,只要是睡不够,都会有用的到这个方药的机会。

话说回来,该睡够还得睡够,并不是有这个药就可以骄纵的熬夜,恣意妄为,本方可以用来缓解症状,然后还是需要回归健康的作息才是正道的哟!(哈哈,美好的愿望与各位共勉!)

一只黑白花的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