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火葬到底好在哪农村殡葬改革,火葬或全面 [复制链接]

1#
让青春没有白癜风干扰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6417_0.shtml

生老病死,人生无常,我们所能把握的人生大事可以说是很少的,尤其当下连死亡都要被支配,传统的土葬将全面被火葬取代,这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让人不得不疑惑,火葬到底好在哪呢?

在农村,很多老人在谈及死亡的时候已经可以放平心态,这和农村的老龄化率高,隔三岔五的就有老人去世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近几年时间,年轻人几乎很少在村子里,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的老者,死亡就成了很多时候谈论中的主旋律。

多数老者尤其是腿脚不便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整天嘴上总是会出现“死”字,这其实让年轻人很忌讳也很不舒服的。虽然老人生死看淡,但是对于身后事却还有不少老人重视,就如有些老人说的,活着吃了一辈子苦,死后应该随心所欲。

而在殡葬形式上,多数老人希望能够土葬,这不仅仅是因为数千年的传统,也是因为各种丧葬习俗都是以土葬为载体的。然而,随着殡葬改革不断推进,土葬不仅在城市被全面禁止,就是在农村也有了全面禁止的节奏,同时火葬全面实行。

那么,火葬有啥优点呢?为何要推行火葬?关于此有3个说法。

第一、火葬节约耕地

对于不少专家来说,土葬一个坟头就要占用好几平方乃至几十平方的土地资源,尤其在平原地区都埋在耕地之中,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影响了土地集中规模化经营,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一大因素;而火葬集中于公墓之中,只占地一两个平方,或者直接放在骨灰堂中更是节约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同时也好管理。

第二、减少殡葬流程

我们知道农村的土葬行为是特别繁琐的,各种殡葬祭拜仪式,整个流程下来就要好几天的时间,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而火葬只需要火化一个环节,然后直接进入公墓之中,仅仅占用几个小时,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给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也节省的殡葬流程费用。

第三、杜绝封建迷信

根据《殡葬管理法》的说法,除了耕地问题以外还有打击封建迷信思想的作用。目前不少地方把烧纸、哭丧、扎纸马、纸人等等祭品和祭祀活动称为封建迷信行为,因而禁止土葬就等于禁止封建迷信。

但是对于专家们说的火葬优点,民间很多人其实是不信的,乃至有些民俗教授学者也给予了反驳。例如很多人引用北大教授吴飞的针对土葬火葬争议的说法,在吴教授看来当下的殡葬改革,火葬仅仅是处理尸体的一种方式,甚至比作是把逝者当作垃圾一样处理,缺少人文关怀以及礼仪传承。

在节约耕地方面更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土葬并不会浪费耕地,而火葬并没有节约耕地,主要的原因则是农村的土葬坟头出了五服就不再添坟,从而恢复成耕地;但是火葬建立的公墓集中在一起使用的都是大理石,这些地是永久占据的,同时农村现在即便火化依然会选择二次棺葬,与原先的土葬并无区别,只是多了一个火化的流程,增加了农民负担。

还有就是封建迷信方面,农民更是不会认同的,殡葬礼仪对于国人来说是孝道传承,是父母恩、兄弟情、朋友义,以烧纸祭奠,举办丧礼等等都是以“死者为大”,对亲人“事死如事生”,这是一种大爱。

同时也是体现人文关怀,是对逝者的敬畏、对活着人的安慰,消除因亲人死亡的痛苦,更是减少对死亡的恐惧,绝不仅仅是把人的尸体处理的就行。所以死后入土为安,立坟茔留给后人慎远追思,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就形成了殡葬文化传统。所以对于现在的火葬“一刀切”很是不能理解。

当然,随着殡葬改革不断推进,火葬全面取代土葬是大势所趋,同时殡葬改革中也开始有了人文关怀的体现,越来越多的服务开始出现。只不过这些服务中很多都是收费的,这也造成了很多老百姓高喊“死不起”。

那么,对于土葬或火葬,你认为应该自由选择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