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号独家内容。
今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这标志着中医药正式接入国际主流医学这一分类体系,对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但现实是:迄今已有来自10个国家的40只植物药在中国注册成功,但中国却无一例植物药在海外正式注册。在国际社会,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天然药品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已经达30%以上,国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也迅速扩大,增速远高于化学药品。一份来自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大约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疗,中药的国际化潜力巨大。全世界排名前20的制药企业都有专门的植物药研究机构。
当前我国中药类产品的出口受到国际市场的诸多限制,其中以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微生物限量为主要指标的技术壁垒,成为制约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因素。
中药国际化必须解决两个问题:药效和安全
什么是中药的药效?传统中药的效果和西药截然不同是药材中多种成分配伍形成的综合效果,不能用西药中的化药的单一有效分子来衡量药效。市面上很多谣言说: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是甘露醇,阿胶的有效成分是胶原蛋白,因此来推断其保健作用被夸大。这种说法是典型的用西医的体系来解释中医,肯定是驴头不对马嘴的。
中药的药效归根结底就是“道地”,同样是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贝母,川贝母寒性低,有润肺之功能因此多用于慢性病,而浙贝母由于寒性重,开泻作用强适用于急症。黔天麻的天麻素含量就明显优于东北天麻。
所谓“道地”就是指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的中药材。道地在中药材中就代表最高等级,因此才有广东新会陈皮元/kg,湖北陈皮4.5元/kg的巨大差距。
再来谈谈安全,传统中药野生较多,产量少,环境优良,因此安全有保障。随着环境的恶化和需求量的上升,企业开始采用生物技术来人工栽培中药,那么有机种植就成了安全的保障。如何实现“有机”,笔者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整套现成的体系标准。建议参照欧盟的有机标准,其标准涉及到的指标从数量到质量都是最严苛的,一步到位。
道地+有机就是最大限度的模拟中药材原生生长环境,自然生长,这还只是中药国际化的第一步。
接下来如何用循证医学的理念来阐述中药的功效,中医的医治理念,才是中药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这就得有赖于我们的中医药研究者的努力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