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战手册经方讲习录笔记十一 [复制链接]

1#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25/7168769.html

五血病虚劳病病脉证治

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脉极虚、芤、迟。临床常用方。

#胡按:治疗上热下寒,心肾不交,虚热上冲,头晕目眩。龙骨牡蛎收敛精神(治多梦),而非固精,同时有强壮作用。

#笔者常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脱发(包括癌症化疗后脱发)

#特点:自汗(冷汗,清汗不黏)、怕风、多梦。常常用于遗尿。

#自汗包括全身汗和局部汗。注意:应用此方时,清稀如水的外流体液如鼻涕,津液、脓、二便、白赤带都可以看做是汗。

原文: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二十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其他的龙骨牡蛎方证:应用特征是梦多。

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大*茯苓)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四两龙骨*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半夏而合半洗大*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轻症)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龙骨二两

4)二加龙骨牡蛎汤(去桂枝加白薇、附子)(夜汗多)

5)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火逆)

2虚劳病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劳脉

一:虚:

二:大而无力或有力。笔者认为要重视重病后期状反而出现浮大硬有力的反常现象。如重病病人脉大硬,一定要补,不可攻。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血不足则大而中空,又寒又虚的叫做革脉。有外无内不经按的弦脉。

病机:寒。

治:温补。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至溏泻,食不消化也。

笔者认为条文与心脏病、冠心病的症状十分接近,包括病*性心肌炎。

胡按:中气不足。三焦之气也是靠中气来,所以顾护胃气很重要。胃虚无以奉上,上焦无气,所以行则喘,闭不上嘴。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胡按:面色薄,就是苍白无光泽,津虚血虚,血虚则心悸,血不足以养心。

一动就喘,气虚。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胡按:沉弦主里寒。

笔者认为,白血病患者脸色苍白,出血,脉无力可归为虚劳。名医张鹳一、门纯德都认为白血病是虚劳为主,兼夹其他。

虚劳病的特点:

面色白,清谷、亡血、失精、盗汗、肠鸣、腹满、腹满不能食。

十个方证:(五个用酒)

酸枣仁汤:虚劳失眠

八味肾气丸:虚劳腰痛,用酒

薯蓣丸:虚劳外感,用酒

大*蜇虫丸:虚劳瘀血,用酒

《千金翼》炙甘草汤:虚劳汗出,虚热证,用酒

小建中汤*芪建中汤:虚劳里急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虚劳多梦

《肘后》獭肝散:虚劳传染

天雄散:用酒

#诊断总结:

脉无力,有里急(大小便憋不住)(保养可用小建中汤或者*芪当归建中汤)

劳累后病加重。临床有腰痛患者每干活后腰痛,按虚劳治以金贵肾气丸,三盒愈。

脉大而空,非阳明证。

脉浮无力,面色薄白。

3血痹病

主要症状:1脉无力,身体麻木,2虚胖?

笔者临床经验:

1)许多化疗后的患者,脉无力,身体麻木,可以用*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功效类似。

2)血痹病在老年人中很常见,脉无力,手脚麻木,可以用龙牡壮骨颗粒或者乌鸡白凤丸。

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病脉证治

1肺痿

病机:热在上焦,津液虚

证:汗出、呕吐、消渴、小便数、咳嗽、吐浊唾涎沫(泡沫痰,黏痰,不好吐),便难快下亡津液。

脉:数,无力(肺痈,脉数有力)

方:

1)炙甘草汤,2)甘草汤:

《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甘草四两炙桂枝生姜各三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人参阿胶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地*一斤

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滋阴清热法。临床肺结核末期用的多。

#如果外感风寒同时里有水饮,用不得补药

3)生姜甘草汤:

《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五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大枣十五枚

#健胃生津法:咳唾伤津液,是虚证,不用白虎汤。

#临床在肺结核末期用的很多。胃口不好,养胃生津。辛甘药合用。

4)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但坐不得眠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皂荚二枚(取皮子,炙焦)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因有脉促胸满的桂枝去芍药汤证。

#肺痿上焦有热,应有上冲证,人不得平卧才用此方,否则温燥的桂不太有用的机会,一般都是用滋阴法。

5)甘草干姜汤:不渴,不咳,遗尿,小便数。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无热不咳不是肺痿。这里是胃虚停饮,寒饮射肺,引起的肺冷吐涎沫。头眩

#胃虚不能制下,会遗尿小便数。

#甘草干姜汤温中焦虚寒。渴说明胃寒已解。

#加苓术就是苓姜术甘汤,治遗尿,小便频。

2肺痈

病:

脉:滑数有力

证:口干,咳唾脓血,咳胸中隐痛。

方:

1)《千金》苇茎汤:吐脓血,有瘀血。笔者常用治疗肺癌合病感染。

《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可加桔梗、贝母。瓜瓣今用冬瓜仁。薏苡仁排脓,桃仁祛瘀,苇茎冬瓜仁去热。)

2)葶苈大枣泻肺汤:吐脓血兼喘,喘不得卧,鼻塞流清涕。

3)桔梗汤:吐脓血,浊唾腥臭;也治疗脉有力的血痹(无力用*芪桂枝五物汤)(严重用桔梗白散)

#临床咳嗽病的金匮辩病

咳吐脓血:肺痈

咳吐浊唾涎沫:肺痿

咳而上气:肺胀

咳唾引痛:痰饮咳嗽病之悬饮。(水留在胁下,象悬挂一样,咳唾引痛的叫做悬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痰饮咳嗽病之支饮。(从下往上谓之“支”,支饮就是饮向上,冲逆到肺,所以喘(肺水),咳,冲逆到胃,平卧压迫横膈膜,坐着好一些,所以不得卧。脸肿眼肿,哮喘咳嗽常见。)

八奔豚气病病脉证治

病:神经官能证(胡按)

脉:

证:气上冲,表现为胃胀,胸闷心慌,咽喉窒息欲死,冷汗淋漓,头晕眩欲跌。

治:

1)奔豚汤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甘草川穹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2)桂枝加桂汤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苓桂枣甘汤)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腹有水伴冲气往上来。

#桂枝甘草汤治脐下悸,茯苓治心悸。

九胸痹心痛短气病病脉证治

#笔者临床:

病变部位在胸部的癌症患者,胸痹病的可能很大,如肺癌、食管癌、食道癌、贲门癌、乳腺癌、纵膈肿瘤以及其他癌引起的纵膈淋巴结转移,都要考虑胸痹病的可能。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弦),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瓜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脉:是上虚下弦,胸痹全是上虚下寒。

#瓜蒌实开胸、祛痰、下水。中等大小80克,薤白辛温散气,治胸痛。白酒助药力。

#*酒也可,无酒多加薤白。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瓜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中气胀的厉害,不疼痛,短气。

#短气为主的用茯苓杏仁甘草汤祛水。胸中气塞胃中用橘枳姜汤,宽胸下气。

#橘皮去水重用,生姜温中,治呕逆。橘皮生姜也健胃。加苓术参就是茯苓饮,治胃。常用药。

胸痞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十五两6大附子十枚炮3-5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笔者按:

肺癌患者,胸水,不能平躺,背痛,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方薏苡附子散,效果明显。

肺癌患者合病肺气肿,气胸胸满。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有呕逆、心下痞用人参汤。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瓜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心悬痛即心绞痛

胡按:大柴胡汤内包含桂姜枳。治心绞痛用配合桂枝茯苓丸。很好用。血压高、心跳厉害,可以加重桂枝30、茯苓。有热可以加石膏。但大*少用3-6克。石膏配大*降高血压。注意心区痛偏于痰饮的还是要用十枣汤。

#熟悉方剂,合方好用。

十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1腹满病

脉:有力无力

证:辨虚实,按痛为实。

方:

厚朴七物汤:太阳阳明合病

附子粳米汤:少阴病

厚朴三物汤:阳明病

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大承气汤:阳明病

大建中汤:太阴病

大*附子汤:少阴阳明合病

赤丸:寒证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

胡按:表里同病,方为桂枝汤去芍药加厚朴三物汤去胀满;饮食如故,所以是实满,如果是虚满,只能用温药温胃消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如果有吴茱萸汤证加厚朴枳实也可以。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粳米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胡按:是胸中有水,呕逆,虚寒痛的厉害。(对比小肠疝气痛,疝气主要是虚,油网兜不住肠子,或油网脱落,要用附子乌头补虚,恢复机能;肠梗阻也是机能沉衰、虚寒,用乌头汤;虫疝,胆道蛔虫,用大建中汤。)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八两大*四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两味,取五升,纳大*,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胡按:大*如果不是真正大实大满,用6克;三物汤以厚朴为主。方是三次的量,小承气是两次的量(厚朴二两炙去皮大*四两枳实三枚大者炙)。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枳实四枚炙大*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胡按:鉴别承气汤证和大柴胡。大承气汤是由下向上,燥屎逐渐向上影响到胃。而柴胡剂“由心下来”,有呕逆。病在心下,用承气汤一点用也没有。

腹满当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更煮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胡按:热实是基本没减少;鉴别虚寒,是时减时胀,里面是寒气(“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无形。

2寒疝、宿食病

1)寒疝

脉:弦紧

证:绕脐痛,恶寒,不欲饮食

治:

大建中汤:腹部如有手足

大*附子汤:尤其针对偏侧痛(胡按)

大乌头煎:冷汗出

当归生姜羊肉汤:胁痛,腹肌痉挛

乌头桂枝汤:身体痛

赤丸:四肢凉

乌头汤:阴缩

柴胡桂枝汤:心痛加腹痛

走马汤: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2)宿食

脉:俱为有力:1滑数(常见脉)2紧如转索(滑而紧,风寒加宿食)3浮大,按之涩(胡按:宿食积久,影响到胃,津液虚衰,尺中微主无阳,涩主津液少。急下存阴)

治:

在上,吐之

在下,下之。

十一五脏风寒积聚病病脉证治/p>

复习排除伤寒病问诊:

太阳病:恶风,恶寒,头痛,脖子;

少阳病:口苦,胸胁苦满,往来寒热;

阳明病;恶热,汗出黏否,大便;

少阴病:精神好否,睡眠,有无浮肿;

太阴病:腹胀否,吃凉东西难受否;

厥阴病:手脚凉否,消渴否;

肾着病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行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湿冷,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5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病:下焦寒湿虚

脉:无力

证:腰凉脚沉(临床腰有风,腰痛,白带清稀,尿床等)

治:甘姜苓术汤

自学笔记,详请购买张庆*原著,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