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把脉脉诊原理和概述,把脉和正常脉的特
TUhjnbcbe - 2023/6/8 21:15:00

脉诊又称切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力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疾病,辨别病症的一种诊察方法

谈到中医,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老中医,神态安详的眯起眼睛,将三根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部位,停留片刻后,并告诉病人你患了什么病,应该如何进行治疗等等病人,听后如果说的准确,便会连连称奇,信服有加,如果说的不准,便会认为中医的医疗水平差,脉诊成了某些病人衡量中医医师水平的一架天平

在临床上常遇到这样的病人,来就诊之后,只看着医生把手伸过来不说话,似乎是在考验医生号脉准不准。当你说对了,他们会喜颜于色,并开口大叫:你太神了,而当你根据其号脉判断不准时,他们会背后说诊断的根本不准,水平不高,脉诊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tips号脉无需神化,也没有哪个医生通过号脉将患者所有的病症能分解的很清楚,哪怕古代的汉代张仲景

脉诊为什么会根深蒂固?

其实中医整个诊断的过程只有号脉跟病人有直接的接触,当然现在也会有一些借助于器械的临床检查,由于医生熟读医书,根据中医的原理,对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可以通过脉搏来反应,来进行分析判断。

脉诊其实是中医诊断中一种最常见的手段,是望闻问切中的“切诊”,通过这种诊断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内部脏腑气血运行的情况,它是通过脉搏的运动来判断人体内脏的情况,根据脉搏的速度频率,力量,血管的形态等来判断人体的基本情况。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认为脉诊只是望闻问切四诊中最后一种,无非是一种诊断中比较巧妙的方法罢了,作为一个好医生,如果想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必须要四诊和参,不能单凭这一项。

TIPS医生的诊断就像警察办案一样,要对整个现场的观察作案现场做一个详细的勘察,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这叫望闻问信息的收集,然后进行判断,确定是否犯罪

脉诊又称切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换,体验脉力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疾病辨别病症的一种诊查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脉诊的临床意义

2熟悉脉象形成的原理

3熟悉脉诊部位和三种不同的诊脉方法

4掌握寸口诊法,寸口诊脉的分部与所属脏腑

5掌握诊脉的方法

6正确掌握脉象以及生理变异

7掌握常见病脉的脉象以及主病

8了解真藏脉和各种怪脉

tips我们传统中医跟现代中医有个区别,现代中医会结合西医诊查,其实脉诊就是一个诊查确定的过程,西医有各种各样的仪器,对内脏进行探测扫描。我们传统中医通过细微的观察内在的东西,思外传内,判断揣测分析疾病的病性病位

第1节脉诊的概述

一脉诊原理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脏搏动:脉象形成的动力

脉管收缩:脉搏形成的重要因素

心阴心阳:维持着正常脉象的基本条件

脉诊的原理

人体任何组织部位,脏腑都是由细胞堆积而成。人体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角落都有这样一个物质那就是血。正常情况下血是停止不动的,为什么会到处流?

因为心脏有动力在推动,这个动力在中医学中叫做“气”,“阳气",血叫阴血阴液,血又由骨髓形成,所以血液联系到我们人身上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细胞缺了血都会死掉,更别说每一个脏腑。如肝癌患者,肝肌肝脏里有一部分组织没有血液供氧会硬化导致,血液充满整个血管系统(包括静脉和动脉等),血液运行到桡骨,而动脉在桡骨上缘内侧,所以静脉血管往深层过不了,只能往上绕过桡骨到手掌,所以这一段的脉搏就比较浅显

tips所以脉诊的原理需记住,当我们的心脏力量很充足的时候,它的节律从容不迫缓和有力,脉管血液运行到桡骨这个位置为一个坡,动脉有三股力量使血液往前冲(往前,往上冲,回旋过来再参与第2次往上冲)

(1)第一骨力量往前冲的在寸口这个位置,力量在上

(2)第二股力量往上冲,在关部,相当于一个关卡往上顶回旋下来,如果没有继续往前冲就会沉下去,无根

(3)第三股力量,往前冲之后回旋的血液参与第2次往上冲,在尺部

心主血脉:血与脉通,搏动行血

肺朝百脉:宣发百脉,助心行血

脾生血统血:营气养血,摄血于脉中

肝藏血调血:供调血量

肾藏精化血:精为化血之本,合营以升血

精,为元气之根,这些因素均与脉象的形成间接有关

tips心主血脉,脉搏直接反应心脏功能的盛衰,心阳之气的足与否

气血是是脾胃两者功能形成,吃进去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之后,先上交由肺输,转化成气血,气血足了,心脏得到能量足了,力量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心脏的力量就能持续。所以气血足了,说明脾肺的功能也足,还有胃气足了,水谷精微才能初步加工完善。另外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吃东西,补充水谷精微,这个时候肾里面的精有一部分会转化为气血,补充维持心脏的工作,全身机能才能正常工作。

二寸口诊法

含义:寸口手腕部桡骨颈突内侧的一段动脉(绕动脉),又称气口或脉口。

寸口诊法: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博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1寸口位置通常是腕后高骨内侧为关,其前为寸,其后为寸。

寸(浮,中,沉)

关(浮,中,沉)

尺(浮,中,沉)

三部九候,此与辨诊法的三部九候同名实异

2寸口脉诊病的原理

(1)寸口部位为脉之大会

(2)寸口部位脉气最明显

(3)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4)寸口处部位固定且脉诊方便

tips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先天之本命,叫命门之火,在右手的尺部这里(肾阳),命门之火生脾土,所以到了关部是相生之相,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反过来生胃土,所以五行相生,久久不息

三诊脉方法

(一)时间

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进食时最佳(露水未开,阳气未动,气血是比较匀和微沉的,没有进食,没有劳动人的气血最接近反应身体的问题。现实情况不允许,所以一般号脉,医生让病人进诊室之后先坐5分钟,平心静气,情绪平稳)

(二)体位

正做仰卧均可,心脏与寸口同水平,直腕仰掌

(三)指法

1取脉

选指目:指端敏感处

平贴脉脊

指力垂直脉心

2定位

(1)标准定位:同身寸法

(2)简义定位:高骨定关法

掌后高骨定关,前后等距布指

tips同身寸法:如患者身材高挑,三指距离略宽,身材略矮,三指距离紧凑

3运指

(1)举按寻:手指的浅深运

定义:

轻力上举谓之举,举至皮肤谓之浮取

重力下按谓之按,按至筋骨谓之沉取

微举微按,委曲求全,谓之寻

(2)上下循

定义:手指的上下运指

作用:体会脉形的长短,体会脉位的上下

(3)单总按

定义:三指的整体与分部运指

作用:总按-体察出口总体特征和三部整体关系,单按-体查三部局部特点

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不细分三步,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且易哭闹,不合作

(四)平息

指诊脉时呼吸平静,调匀,以便于以息计数,一利于医生思想集中,专注指下,评辨脉象

(五)五十动

诊脉时间不少于50次,脉跳时间两手以三分钟左右为宜

四脉象要素(位,数,形,势,律)

1脉位-脉搏跳动,显现部位的深浅,如浮/沉

2至数-脉搏的频率,如迟/数

3脉长-脉动应指径向范围的长短,如长/短

4脉宽-脉动应指径向范围的大小,如洪/细

5流利度-脉搏来是的流利程度,如滑/涩

6紧张度-脉管劲急或弛缓程度,如弦,紧缓

7脉力-脉搏的强弱,脉搏应指的力量,如虚/实

8均匀度-指脉动节律是否均匀,指卖力是否均匀

tips脉位:号脉的部位(浅中深-浮中层)

脉数:指脉搏在规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平息法

形:脉搏的长短粗细软硬,空实

势:脉搏的力度,血液的力度

律:脉搏节律规律跳动是不是很规律,是不是跳几下了,停了一下再跳几下

第二节

一正常脉象(平脉)的特点

(一)有胃

指脉象,从容和缓流利具体表现为

1脉位居中,不浮不沉-位

2脉力调匀,不快不慢-数

3脉道适中,不大不小-形

4脉力充盈,不强不弱-势

5脉势和缓,从容流利-律

(二)有神

指脉象有力柔和,节律整齐(势)

(三)有跟-有持续的力量不断在推动

指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反应肾气之充足

尺脉候肾,一是尺脉有力,一是沉取不绝

二脉象的生理变异

1季节:春弦,夏洪(钩),秋浮,冬沉(石)

tips阳光照射的多,阳气足,血液流动的力量就强大,阳光照射的少,血液流动会稍有收敛

2情绪:激动时其脉必快(数),抑郁时其脉沉缓或迟

3年龄:儿童脉小数,青年脉平滑,老年多弦硬……

tips小儿一息七至

4斜飞脉: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

5反关脉:脉象出现于寸口背侧

1
查看完整版本: 把脉脉诊原理和概述,把脉和正常脉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