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乡城推出《遇见乡城》栏目,每周为您分享阅读、音频、摄影、绘画、文学等作品,本周为大家介绍节选自夏坝丁真《漫游香巴拉》《寻梦香巴拉》两书中的藏历新年和乡城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藏历新年
???????????????????????????????
每年藏历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也是乡城藏民最喜庆的节日。新年前的前一天,从清晨开始便要动员全家人清扫房屋和院坝。晚上,全家男女老少都不准外出,在外人也要赶回家。那晚要举行“格里拜”仪式,即:糌粑面搅均后,捏成糌粑面团,每个家庭成员各得一小坨。小坨面分成两坨,双手各持一坨,从头到脚依次按印,最后双手深捏印出指纹,摔至事先准备好的垃圾内,以示除秽净身,祛病无灾。
初一当天清晨,有抢“新年头水”和向神山煨桑祈福等习俗。大年初三,祭拜神山之后,还要举行赛马等活动,主食是包子。
一般藏历新年要盛过十至十五天。除了跳锅庄之外,村寨人都要到各大神山和寺庙朝拜敬供。
浓浓年味当然离不开传统美食,香巴拉珍珠面、肉干、糌粑、香肠、人参果等各类美食充斥着舌尖味蕾上的满足,在藏历新年浓厚的喜庆氛围里,小编带您“品尝”乡城藏家美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一方百姓又离不开奇异多样的饮食起居文化。被誉为“佛珠”的河谷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乡城美食,令许多南来北往的人们赞叹不绝,竖指叫好……
香巴拉珍珠面:在物质文明欠发达的旧社会,香巴拉珍珠面作为迎贵宾或是亲朋好友的上等美食佳肴。其主料为面、酥油、糖、桃仁。在面揉成团后,撕扯成“珍珠状”的小面团,并将其煮入沸水水中待熟。出锅的小面团上加入桃仁和糖,即可食用。香巴拉珍珠面最大的特点是酥香可口、清香扑鼻、油滑百味。
01
藏香腊肉:每个地方腊肉都各具特色,风味各异。但乡城藏香猪的腊肉,瘦肉偏多、肉质鲜嫩,且腌制方法独特而奇味扑鼻、香气回肠。乡城宰杀的猪,不切割成块,而是掏尽内脏,撒入盐、花椒等佐料。然后用针线缝制好刀口后,在鼻眼等处用红泥堵塞完好,就存放于阴凉处烘干。一般存放时间为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这样的腊肉切开时虽有异味,但煮熟后,百味诱人,赞不绝口。在腊肉汤里放点“原根叶”,外加荞面锅魁,绝对是香巴拉饮食一绝。
02
乡城藏家血肠:乡城藏家血肠原料虽是以猪牛的肠子和肉为主,但有别于汉地的香肠。非常讲究口感和制作工序。一般而言,肠子洗尽后,将割取于腹内的瘦肉切碎,加上盐和宰细的香菜(产自本地的野生菜),添加上鲜血搅拌均匀,然后灌进肠子内。做好的血肠在阴凉处晒干即可。食用时,按照个人的口味,即可放在炭火上烤熟,又可在水中煮熟后上桌食用。乡城藏家血肠口味奇特,香气回绕,实属如今比较少见的绿色食品、又是上等美食。
03
酥油人参果:生长在海拔米以上的野人参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自带甜味,其形为冬虫夏草,是藏家人滋补身体的天然保健食品。食用方法:将采挖的人参果晒干后,进行多遍清洗。有些直接将人参果与酥油同煮至熟透为止;有些先把人参果在水中煮熟,然后酥油熬化后,再把人参果放入便可食用。酥油人参果味甜可口,香气回肠,油而不腻,是乡城藏家人接待贵宾的食品,也是补身养神的绿色保健品,更是乡城藏家人逢年过节或产妇伤者滋补身体的上等补品。
04
香巴拉藏面:该食品的主料为土面和藏香腊肉。所谓的土面就是用乡城自产的小麦面加工成劲道十足的面条。藏香腊肉煮熟后,另起锅煮面。碗内放适量盐、葱花,倒入腊肉汤待用。然后将煮熟的土面倒入碗内即可,不需要添加味精、酱油等其他佐料。香巴拉藏面不仅土面的麦香,又有藏香腊肉的多味,是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极高。
诱惑吧__
还有乡城的糌粑、香肠、人参果、子母、贝母为主料的特色饮食举不胜举,尤其是虫草、松茸制作的极品佳肴,不仅可以让远道而来的四方游客品尝香巴拉饮食文化的魅力,而且也从而解读佛珠峡时代生息的香巴拉儿女聪慧勤劳的生活艺术之美。
原标题:《藏历新年来乡城品舌尖上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