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人物名片:
沈保根,浙江平湖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磁性物理与材料、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在京浙江人中,沈保根是出了名的“人缘好”。温文尔雅、谦逊随和,说话不紧不慢,大家都说他亲切得像是“邻家大叔”。但这位“邻家大叔”可了不得,他带领团队研究的稀土永磁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目新闻记者的采访,就从什么是“稀土”开始。
稀土是什么?院士来科普
天目新闻记者:我们普通人认识稀土,更多是从战略资源的角度去看待的。稀土是什么?您能给我们科普一下吗?
沈保根: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总称。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稀土成为制造许多高科技产品与支撑众多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母”。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它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通讯、制造(尤其是高端制造)、生物、光学、超导、医学等方面。所以有的人把稀土理解为“现代工业维生素”“万能之土”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
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全球好多地方,都有稀土。所以稀土并“不稀”,但是真正适用的、能够有开采价值的数量,其实并不多。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稀土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矿物有余种。稀土含量较高的,就是我们说的价值比较高的,占的比率很低,也就是6%不到,加起来也就五六十种。这五六十种矿物中间,作为矿物质且有开采价值的,大概就10来种。原因是,稀土在全球不同矿藏中分布广泛,但是有的含量太少,没有开采价值;有的虽有开采价值,但是开采成本非常昂贵。
稀土资源,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天目新闻记者:您是稀土材料专家。请问:目前,稀土资源在全球的分布以及世界各国稀土产业发展状况又是怎样的?
沈保根:稀土在全球分布极不均。世界上已发现的大、中型稀土矿床,集中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巴西、格陵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朝鲜、蒙古、中国、肯尼亚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全球目前已探明的稀土资源总量共有1.2亿吨。我国含量万吨,约占全球1/3;巴西和越南,各有万吨;俄罗斯为万吨;印度万吨;澳大利亚万吨;美国万吨。
我国稀土在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在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分离和材料生产等领域建立了全球优势地位。自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全球稀土市场供给度90%以上的领先地位。中国出口的稀土资源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稀土在北方、南方都有。北方的稀土,以轻稀土为主,主要含量为镧(La)、铈(Ce)、错(Pr)、钕(Nd)等元素;它们往往和其它矿藏一起,形成共伴生的稀土矿。轻稀土矿以包头白云鄂博矿(占84%)、山东微山矿(占8%)和四川牦牛坪矿(占3%)为代表,这3个矿的轻稀土储量占全国轻稀土总储量的94%以上。
稀土在我国南方总量不多,大概在3%左右,主要是重稀土。重稀土矿集中分布于江西赣南、广西桂西与桂东南、广东粤北、福建闽西等南方7省(区)。其中以江西赣州的离子型稀土矿储量最多,占该类矿床总储量的1/3以上。
随着我国一系列稀土管制*策的实行和世界主要工业国家轻稀土矿山的相继开发与供应,未来世界轻稀土生产依赖中国单边供应的格局将有所变化。但中国在全球重稀土的供应上,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已经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我国稀土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态势越加有序,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越发增强。加之稀土在信息、新能源和智能制造行业的需求持续增长,以美日为核心的西方国家加大了对稀土科技的投入,加紧了对稀土资源的开采,加强了稀土应用技术和产业发展,意在逐步摆脱对我国稀土资源的依赖,建立他们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为此,我们必须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未雨绸缪,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和挑战。
土耳其超大型稀土矿,会影响我国稀土的地位吗?
天目新闻记者:前一阵子有一则新闻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