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故事会
TUhjnbcbe - 2020/7/21 10:36:00
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

故事会


老记玩直播


金雷


来了前方才知道,敢情还有在新闻中心里扎根的同仁。


不止一个,也不止一种媒体形式。有的是络的,有的是报纸的,有的是电台的。一开工,就把耳机套上,打开电脑,接上录音软件,对着大屏幕上的比赛,来个现场直播。他们的声音,通常会通过Podcast(播客)的方式,即时发送到页上,打开这个链接,他们的受众就能听到。


有个鬈发的同仁,还开着电台,估计也是直播。他那个小无线电像个老古董,放在桌上,很引人注目。大屏幕上转播的比赛被他说得津津有味,凑近一听,语速时缓时急,语调时高时低,敢情欧洲佬也能把球赛当评书说,就差手里拿一块惊堂木了。


光会说评书,还不算是过瘾。比赛只有90分钟,这点内容不够填补后方的需求。这难不倒欧洲同仁。现场,他们也能找到好素材。这不,鬈发男又忙上了。原来,到了第二场半决赛和决赛,参赛的球队搬到维也纳住,各地媒体也汇聚到首都,新闻中心人头济济,鬈发男眼尖,马上逮住几位:有的是刚结束发布会的组委会成员,像什么安保的头头啦,红十字会的头头啦,有的是闻名足球圈的老记,把他们请到电脑边,一问一答,一个即时的专访,通过播客完成。


最有创意的是另一位西班牙同仁。决赛前,他说要给自己的播客做个背景,正好新闻中心里各大洲的都有,他就请每个国家的同仁对着话筒,用自己的语言,向他的读者问候。被他抽中的是《辽沈晚报》的大姚,那口带着翠花,上酸菜腔的东北普通话,就这么活蹦乱跳地被送到西班牙球迷的耳里。不知道大姚有没有问他要播客的地址,这个报道,我也想听。


受伤的海象


刘耿


海象先生是我的阿尔巴尼亚朋友,因为他的名字中没有一个元音字母,我实在读不出来,干脆就以貌取人,称他海象,因为他的鼻子长得很有特色,从侧面看很像海象。


第一次见他是在苏黎世莱兹格兰德球场的混合区,大家正在等待意大利队员们训练后通过,都抢占了有利地势。海象与几名西班牙吵了起来,原来西班牙人用包占了一块地盘,海象没有看见,就鸠占鹊巢了,西班牙人回来后就驱逐他。


寡不敌众,海象败下阵来,从此就跟我们这帮非欧洲混。他来自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阿尔巴尼亚体育报》,却在欧锦赛上很受轻视,巨大的心理落差驱使他写了很多批评性的报道,这也让非欧们感觉很过瘾,称他是长着欧洲人脸庞的非欧洲人。


哥们,请自重


林龙


德国VS土耳其的半决赛让人如痴如醉,对于我这样一个铁杆的德国球迷而言更是多了一份揪心的幸福。但在比赛现场,一个中国同行的表演却让人大倒胃口,如鲠在喉。


不敢肯定他是不是真的喜欢土耳其足球。如果是,我尊重他的选择,就像我可以公开承认我支持德国队。但作为,喜恶最好留在心里,尤其是在这种和中国人毫无关系的欧锦赛现场。但此君不然,土耳其进球之后,他比所有的土耳其人更激动,四肢挥舞且大喊大叫。在土耳其将比分扳成2比2之后,此君更是和一土耳其击掌相庆,仿佛那是他的国家队。


作为同胞,我有些难堪。作为德国球迷,我更是难受。这时,一德国同行向他示意要冷静一下。然后,该德国要求看他的证。这就有点过分了,德国人只是,而不是警察,他根本没有权力这么做,也许是因为德国队被扳平而生气所作出的过激反应。但这名中国却表现出了和他适才截然相反的懦弱,一个劲地以手势讨饶。刚才的意气风发哪去了?有本事就告诉那德国:我是中国的,我就是喜欢土耳其队可惜没有。


哥们,请自重。在你支持的土耳其队进球的时候自重,在作威作福的外国人面前更应该自重。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