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内治十一法
TUhjnbcbe - 2021/3/17 2:05:00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 皂角刺炒 穿山甲炙 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一钱(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各9g)

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清热解*,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痈疡肿*初起。局部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脉数有力。

仙方活命金银花,

防芷归陈草芍加,

贝母天花兼乳没,

穿山皂刺酒煎佳,

一切痈*能溃散,

溃后忌服用勿差。

本方主治痈疡肿*初起之证,乃为热*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热*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风热邪*,壅郁肌腠,邪正交争,故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阳证痈疮初起,治宜清热解*为主,伍以理气活血、化痰散结、消肿溃坚之法。方中金银花善清热解*疗疮,乃“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然单用清热解*,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气行则营卫畅通,营卫畅通则邪无滞留,使瘀去肿散痛止,共为臣药。白芷、防风疏风散表,以助散结消肿;气机阻滞每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排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和中调药,为佐使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使邪尽散。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使脓“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校注妇人良方》),罗美称“此疡门开手攻*之第一方也”(《古今名医方论》),全面地体现了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之基本配伍法则。消清并举,清解之中寓活血祛瘀之法,佐辛透散结之品。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种疮疡肿*。以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仙方活命饮与普济消*饮两方均具清热解*、疏风化痰散结之功,用治热*壅结之肿*。

但仙方活命饮于清热解*之中,并能活血行气、散结消肿、透脓溃坚,通治阳证体表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脉数有力者;

而普济消*饮则清热解*之力较强,并能疏风散邪,发散郁火,适用于风热疫*壅郁上焦、上攻头面之大头瘟,见头面红肿焮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脉浮数者。此疡门开手攻*第一方也。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痈疽之发,未有不从营气之郁滞,因而血结痰滞,藴崇热*为患。治之之法,妙在通经之绝,行气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是方穿山甲以攻坚,皂刺必达*所,消*散之法,必须斟酌而用。(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城内耿顺德,年二十余。患玉枕疽,疮形甚恶,大如瓜蒌,疼似火烧,硬如铁石,半月后不溃,诊其脉皆虚细无力。此系督脉受寒湿凝结而成,久之寒化为热,阴变为阳,方能成脓。目今之治,先服仙方活命饮,令其速溃,以免*气蔓延。伊亦信服。三帖疮已半软,又投四帖,疮已熟矣。用刀取破,脓血各半碗许,上以红升丹,每日两次。共服药十帖而愈。(《湖岳村叟医案》)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方剂学》十三五规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贾波,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内治十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