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气道分支多、管径狭窄、横截面积大、呼吸流速缓慢等生理学特点,更易发生病变,成为空气污染物主要的沉积部位。对于健康人,小气道阻力对气道总阻力变化影响小,被称为“肺部沉默区域”,而一旦发生病变,随着病情进展,小气道会成为气道阻力的主要发生部位,称之为小气道功能障碍(SAD)。
1月27日,“小气道大家谈——哮喘与小气道功能障碍系列研讨会山东山西站”成功举办。大会医院姜淑娟教授、医院任寿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山医院贾新华教授、医院王晓芝教授担任讨论嘉宾,医院张华教授解读《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版)》更新要点,医院王欣教授介绍哮喘和慢阻肺中的小气道病变,医院郑曙光教授分享从年GOLD指南更新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优化治疗。与会医生围绕小气道功能障碍及其与哮喘和慢阻肺的关系展开热烈交流和讨论。现整理会议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小气道疾病愈显重要,早诊早治是关键
会议主席:姜淑娟教授
会议主席:任寿安教授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姜淑娟教授表示,小气道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肺部功能障碍,长久以来被称为“肺部的沉默区域”。近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小气道功能障碍与诸多肺部疾病关系密切,在哮喘和慢阻肺中占据重要地位,小气道病变因此越来越受到领域内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