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四圣心源译读36
TUhjnbcbe - 2022/7/12 15:26:00
白癜风新技术 http://m.39.net/news/a_9385015.html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口病根原


  [原文]口病者,足阳明之不降也。脾主肌肉而窍于口,口唇者,肌肉之本也。《素问》语。脾胃同气,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唇口不病,病者,太阴己土之陷而阳明戊土之逆也。阳明逆则甲木不降而相火上炎,于是唇口疼痛而热肿,诸病生焉。


  脾胃不病,则口中清和而无味,木郁则酸,火郁则苦,金郁则辛,水郁则咸,自郁则甘。口生五味者,五脏之郁,而不得土气,则味不自生,以五味司于脾土也。心主五臭,入肾为腐,心为火而肾为水,土者水火之中气,水泛于土则湿生,火郁于土则热作,湿热熏蒸,则口气腐秽而臭恶。


  太阴以湿土主令,阳明从燥金化气,脾病则陷,胃病则逆。口唇之病,燥热者多,湿寒者少,责在阳明,不在太阴。然阳明上逆,而生燥热,半因太阴下陷,而病湿寒,清润上焦之燥热,而不助下焦之湿寒,则得之矣。


  口病的,足阳明经的不降。脾主肌肉而开窍于口,口唇,肌肉的根本。《素问》语。脾胃同气,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唇口不发病,发病的,太阴己土的下陷而阳明戊土的上逆。阳明经上逆则甲木不降而相火上炎,于是唇口疼痛而热肿,各种病生了。


  脾胃不发病,则口中清和而无味,木郁则酸,火郁则苦,金郁则辛,水郁则咸,土郁则甘。口产生五味的,五脏的郁积,而不得土气,则味不自生,因为五味掌管于脾土。心主五嗅,入肾为腐,心为火而肾为水,土是水火的中气,水泛于土则湿生,火郁于土则热作,湿热熏蒸,则口气腐秽而臭恶。


  太阴以湿土主令,阳明随从燥金化气,脾病则下陷,胃病则上逆。口唇的病,燥热的多,湿寒少,责在阳明经,不在太阴经。然阳明经上逆,而生燥热,一半因太阴的下陷,而发病湿寒,清润上焦的燥热,而不助下焦的湿寒,则得到治疗方法了。

 芩连芍药汤


  *芩三钱*连一钱甘草二钱贝母二钱,去心丹皮三钱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舌疮疼痛热肿。


  桂枝地*汤


  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生地三钱阿胶三钱当归三钱甘草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风舌强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


  芩连芍药汤


  *芩11克*连4克甘草7克贝母(去心)7克丹皮11克芍药11克


  煎半杯,热服。


  治舌疮疼痛热肿。


  桂枝地*汤


  桂枝11克芍药11克生地11克阿胶11克当归11克甘草7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风舌硬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

舌病


  [原文]心窍于舌,舌者,心之官也。心属火而火性升,其下降者,胃土右转,金敛而水藏之也。胃逆而肺金失敛,则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见于舌,疼痛热肿,于是作焉。


  火之为性,降则通畅,升则堙郁,郁则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郁于土,则苔*,郁于金,则苔白。火盛而金燥,则舌苔白涩,火衰而金寒,则舌苔白滑,火衰而土湿,则舌苔*滑,火盛而土燥,则舌苔*涩。五行之理,旺则侮其所不胜,衰则见侮于所胜。水者,火之敌,水胜而火负,则苔黑而滑,水负而火胜,则苔黑而涩。凡光滑滋润者,皆火衰而寒凝,凡芒刺焦裂者,皆火盛而燥结也。


  心主言,而言语之机关,则在于舌,舌之屈伸上下者,筋脉之柔和也。筋司于肝,肝气郁则筋脉短缩,而舌卷不能言。《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唇舌,脉不荣则舌萎人中满。《素问?热论》: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足三阴之脉皆络于舌,若其滑涩燥湿,挛缩驰长诸变,当于各经求之也。


  心开窍于舌,舌,心之官。心属火而火性升,其下降的病,胃土右转,金敛而水藏。胃逆而肺金失敛,则火发挥其炎上的特性,而病表现在舌,疼痛热肿,于是发作了。


  火的特性,降则通畅,升则郁结,郁结则苔生,舌苔,心液的瘀结。郁在土,则苔*,郁在金,则苔白。火盛而金燥,则舌苔白涩,火衰而金寒,则舌苔白滑,火衰而土湿,则舌苔*滑,火盛而土燥,则舌苔*涩。五行的道理,旺则欺负其所不胜,衰则表现为侮于所胜。水,火的敌人,水胜而火败,则苔黑而滑,水败而火胜,则苔黑而涩。凡光滑滋润的,都是火衰而寒凝,凡芒刺焦裂的,都是火盛而燥结。


  心主言,而言语的机关,则在于舌,舌的屈伸上下,筋脉的柔和。筋掌管于肝,肝气郁积则筋脉短缩,而舌卷不能说话。《灵枢?经脉》说:足厥阴经气绝则筋绝。筋,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脉不荣则转筋,转筋则引舌到卵蛋,所以唇青舌卷卵缩。足太阴经气绝则脉不荣其唇舌,脉不荣则舌萎人中满。《素问?热论》说:少阴脉贯肾,络于肺,连接到舌本,所以口燥舌干而渴。足三阴经的脉都络于舌,如果其滑涩燥湿,痉挛驰长各种变化,应当到各经中寻求。


  [原文]芩连芍药汤


  *芩三钱*连一钱甘草二钱贝母二钱,去心丹皮三钱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舌疮疼痛热肿。


  桂枝地*汤


  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生地三钱阿胶三钱当归三钱甘草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风舌强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


  芩连芍药汤


  *芩11克*连4克甘草7克贝母(去心)7克丹皮11克芍药11克


  煎半杯,热服。


  治舌疮疼痛热肿。


  桂枝地*汤


  桂枝11克芍药11克生地11克阿胶11克当归11克甘草7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风舌硬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

 牙痛


  [原文]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之经,起于手之次指,上颈贯颊而入下齿,足阳明之经,起于鼻之交頞,下循鼻外而入上齿。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阳明升,足阳明降,浊气不至上壅,是以不痛。


  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戊土之降,以其燥也,太阴盛而阳明虚,则戊土化湿,逆而不降,并阻少阳甲木之经,不得下行。牙床者,胃土所司,胃土不降,浊气壅迫,甲木逆冲,攻突牙床,是以肿痛。甲木化气于相火,相火失根,逆行而上炎,是以热生。[牙虫]者,木郁而为蠹也。甲木郁于湿土之中,腐败蠹朽,故虫生而齿坏。


  牙齿为骨之余气,足少阴肾水之所生也。水盛于下而根于上,牙者,水之方芽于火位而未盛者也。五行之理,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水火一病,则水胜而火负,事之常也。而牙齿之位,以癸水之始基,微阴初凝,根荄未壮,一遭相火逆升,熏蒸炎烈,挟焦石流金之力而胜杯水,势自易易。以少水而烁于壮火,未可以胜负寻常之理相提而并论也。


  牙痛,足阳明经的病。手阳明的经,起于手之次指,上颈贯颊而入下齿,足阳明的经,起于鼻子的鼻梁,下沿着鼻外而入上齿。手的三阳经,是清阳的;足的三阳经,是浊阳的。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阳明经升,足阳明经降,浊气不至向上堵塞,所以不痛。


  手阳明经以燥金主令,足阳明经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戊土的下降,因为其燥,太阴经盛而阳明经虚,则戊土化湿,逆而不降,并阻少阳甲木的经,不得下行。牙床,胃土所掌管,胃土不降,浊气堵塞压迫,甲木逆冲,攻突牙床,所以肿痛。甲木化气于相火,相火失根,逆行而上炎,所以热生。[牙虫],木郁而为蛀蚀。甲木郁于湿土之中,腐败蚀朽,所以虫生而齿坏。


  牙齿为骨的余气,足少阴经肾水所生的。水盛于下而根源在上,牙,水刚刚发芽于火位而未盛的。五行的道理,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水火一病,则水胜而火败,事物的常态。而牙齿的位置,因为是癸水的始基,微阴初凝,根基未壮,一遭相火逆升,熏蒸炎烈,挟焦石流金的力量而胜杯水,势自易易。因为少水而消耗于壮火,不可以胜负寻常的道理相提并论。


  [原文]*芩石膏汤


  *芩三钱石膏三钱甘草二钱,生半夏三钱升麻二钱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牙疼龈肿。


  柴胡桃仁汤


  柴胡三钱桃仁三钱石膏三钱骨碎补三钱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虫牙。


  *芩石膏汤


  *芩11克石膏11克甘草(生)7克半夏11克升麻7克芍药11克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牙疼龈肿。


  柴胡桃仁汤


  柴胡11克桃仁11克石膏11克骨碎补11克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虫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圣心源译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