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教学设计气候变暖
TUhjnbcbe - 2020/6/2 19:21:00

一、情境导入

无家可归的北极熊

旅游口号:趁我们还在,看看我们吧

树木年轮疏密不同

二、讲授新课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

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热带以及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降水趋于增加,亚热带地区降水趋于减少

(2)对工业的影响

(3)海平面上升

年图瓦卢已举国移民新西兰

(4)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涝灾

旱灾

(5)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或导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3、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

低碳生活

少排放多吸收

(1)气候变化≠气候变暖

通常所说的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

(2)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

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主要变现为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可见,没有人类活动,全球气候照样变化。

(3)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6种温室气体,这只有这6种温室气体的减排项目才有可能成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这6中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

(4)气候变暖≠百害而无一利

三、本课小结

四、课外作业

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则趋于暖干。读我国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知(
  )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

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

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

2.图中气候转型区未来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
  )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

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

解析:第1题,由图名可知,图示不同转型区反映的仅是本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图中无法表现不同区域降水量或蒸发量的关系,所以A、C、D三项均不正确。而显著转型区应为显著趋于暖湿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天山及其以北。第2题,显著转型区气候显著趋于暖湿,气温升高,融雪性洪涝可能增加,B项可信;该地湖泊主要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气温升高导致湖泊水位可能上升,C项可信;气候趋于湿润,沙尘暴日数可能减少,D项可信。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的量,远超过降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冰川扩展的量,冰川会继续退缩,A项最不可信。

答案:1.B 2.A

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单位:℃)变化比较图。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

4.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

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  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

C.水稻种植北界北移  D.油菜开花期滞后

解析:第3题,同一数值的等温线基本都向北移了。比较而言,东北地区的等温线向北移的距离最远,说明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最明显。第4题,甜菜适宜在凉爽的中温带种植,若气候变暖则其种植区域北移;小麦种植海拔升高;油菜开花期与气温有关,气候变暖后开花期会提前;气候变暖会使水稻种植北界北移。

答案:3.D 4.C

据英国一份研究指出,若依照目前地球变暖速度推算,等到21世纪结束时,地球温度将再提高4℃。由于地球缺水加剧,加之空气温度升高,全球蔬菜收成将减少3成以上,直接影响到人类食物来源,甚至造成公共健康问题。据此并结合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5~6题。

5、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最重要的原因是(
  )

①火山喷发 ②臭氧层空洞扩大 ③化石能源的燃烧

④森林植被的破坏 ⑤*赤交角的变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6、全球气候变暖对乞力马扎罗山的影响是(
  )

A.积雪冰川带面积扩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落叶阔叶林带上界上移

D.短期内高寒荒漠带土壤水分减少

解析:第5题,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包括化石能源的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多,③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吸收二氧化碳减少,④对。火山喷发是自然因素,影响小,①错。臭氧层空洞扩大,与全球变暖无关,②错。*赤交角没有变化,⑤错。C对。第6题,全球气候变暖对乞力马扎罗山的影响是冰川融化,积雪冰川带面积缩小,A错。地球缺水加剧,加之空气温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温度升高,落叶阔叶林带上界上移,C对。短期内融雪量增加,高寒荒漠带土壤水分增加,D错。

答案:5.C 6.C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学设计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