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流感咳嗽的治疗思考。我发现很多人特别迷信川贝母的作用,只要孩子咳嗽就用川贝炖梨给孩子吃。实际上调查一下,有效率很低。中药和西药不一样,西药看主治就可以用,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才可以发挥作用,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因此,严格来说,新生的中成药和中成药单物质提取物并不是中药,而是西药,类似于青蒿素。简单说说贝母。
中药里常用的贝母是川贝母和浙贝母,此外还有土贝母这些很少用在咳嗽,就不提了。川贝母和浙贝母长得很像,前提是把浙贝母缩小好几倍。从名字可以看出第一个区别,川贝母长是四川,浙贝母长在浙江,以宁波象山的最好,所以也叫象贝。川贝母和浙贝母都是百合科植物,药用部位是鳞茎。虽然都叫贝母,价格差了有十几二十倍。所以川贝母是研粉吞服,浙贝母是切片入煎剂。
川贝母的药味是苦和甘,药性是微寒。入心、肺两经。有清热化痰止咳润肺的作用。
浙贝母的药味是苦,药性是寒。入心、肺两经。有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的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川贝母有个甘,甘能补,所以川贝母润肺作用最好。两个都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但是因为川贝母是微寒而浙贝母是寒,相当于浙贝母更凉,所以用在热痰咳嗽,浙贝母反倒比川贝母效果更好。此外,川贝母还有一个散结作用,关于这一点是存疑的,因为我看古代医书,散结的方子里也有用川贝母的,所以我认为川贝母应该也有散结作用,只不过散结作用浙贝母肯定强于川贝母。
综上所述,两个药,川贝母比浙贝母更润肺,浙贝母比川贝母更凉,散结作用更好。
翻翻药书,包括药典,可以发现,川贝母的作用多集中在阴虚的燥咳上,而浙贝母更多的用在火咳上。这就是两个药最大的区别。
那么在临床使用上,尤其儿科里,如果是伤到肺阴的燥咳,需要用川贝母,如果是肺热很重的火咳,应该用浙贝母。而实际上,临床上真正的伤肺阴的燥咳是不多见的,所以用到浙贝母的场合比川贝母更多。
关于川贝母和浙贝母的使用区别,就说这么多。我本人并不赞成部分青红皂白,看见咳嗽就上川贝母。还是应该仔细分辨,才能更好的发挥两种贝母各自的优势。